|
|
|
发表:来源:中国卡车网 日期:2015/5/11 点击率:1843 |
张纪元:潍柴研发30年,从看世界到走世界 |
从引进国外技术到完全拥有自主正向开发能力,这条路潍柴走了将近30年。这是潍柴的发展轨迹,也是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。
开眼看世界年轻的研发人员很难想象到,30多年前,潍柴的研发团队只有60余人,虽名叫“研究所”,但干的大多是市场配套的活儿,称不上“研发”。斯太尔发动机进来后,能做的就是把支架、飞轮壳等外围结构改一改,保证顺利装机使用就行。
潍柴动力副总裁张纪元说,那是一个测压力用U形管,测油耗用烧杯、秒表和天平的年代。实验室里摆着8个台架,还残缺不全。小心翼翼捧着从欧洲买来的技术,却没有底气动手拆卸。到了1998年前后,公司濒临破产,大学生走了一大批,研究所已是支离破碎。
危难之际,谭旭光董事长临危受命、力挽狂澜,潍柴很快摆脱了经营困境,走上发展的快车道。企业效益好,口袋里有了余钱,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被提上日程,2002年一口气新增新台架20多个。同时,开始招兵买马,壮大队伍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才有今天研发系统的规模。
据了解,目前潍柴共有研发人员1600余人,其中60%以上是硕士、博士。每做一项研发都有完善的流程、先进的软硬件设备、强大的团队支撑着。设备好、方法对、人员给力,开发出来的产品当然可靠性高、性能优异,全面满足客户需求。可以说,雄厚的研发实力,是潍柴近十年来所向披靡的重要动力源。
草创阶段,引进技术是是包括潍柴在内,国内众多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。购买技术可以缩短和领先企业的差距,但如何把握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,如何把买来的真正变成自己的,则需要实践和智慧。
就拿斯太尔技术来说,如今的WP10绝不是30年前的WD615。除了主轴承和连杆上的两个螺栓还承袭着原来的设计,其它的部分早已没有了斯太尔的痕迹,全都烙上了潍柴的印记,欧洲的舶来品变成了潍柴的自主产品,变得更适应中国客户的需求。
引进技术,关键是消化吸收、大胆创新,变成自己的技术积淀,培育出自己的特色产品。在这个过程中,潍柴不仅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,还有研发方法。
如今,潍柴的研发流程已相当成熟,拥有800多条研发规范,是在引进国外技术时,参照国外企业规范:规范无处不在,统一的流程下,研发人员配合默契、效率倍增,让潍柴意识到研发规范的重要性。
潍柴自主研发的启蒙阶段,通过引进技术、接触先进企业,知道自己的不足,寻找探索的方向。
迈步走全球追赶的脚步,从未停止。直到今天,潍柴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技术不比欧美企业差,而且产品更具特色——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,可靠性开发标准高于国际同行,节油环保标准领先国内。
几十年的引进吸收融合创新,潍柴拥有了完全自主正向开发能力,仿真设计能力达到国际水平,实现了从经验设计到数字设计的跨越,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大脑ECU可以与国际同行媲美……可以说,技术储备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,且充分具备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。
以排放技术为例,潍柴已经具备自主开发欧六产品的能力,并于2014年4月通过了英国商用汽车质量认证(VCA认证)。这是国际行业最权威的认证,意味着潍柴的欧六商业化步伐又迈出了一步。
当下的研发重心已经从满足国内市场转向了布局国际市场,未来我们的技术规划,肯定是面向国际市场的。这是潍柴国际化战略的必然,也是引进、吸收、输出的历史发展必然。印度工厂、埃塞俄比亚技术输出项目,带给当地的产品,虽然血缘上可以追溯到斯太尔技术,但躯体早已潍柴化,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工业史上技术引进再输出的经典案例。
当然,印度、埃塞是新兴经济体,潍柴的技术水平能够应对当地法规,并不足以展示我们的实力。但目前在独联体、东欧等市场的成功试水,为游走世界,注入了很大的信心。
回过头来说,国内排放法规的升级,对于潍柴,绝不是挑战,而是机遇,是释放研发储备能量的绝佳机会。
|
|
|
|